作者:曹静雯 摄:陈家怡 蒋丰豪 发布时间:2025-10-23 17:29:43
本网讯(学生记者 曹静雯)10月22日下午,湖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成员、副主席贺建湘率调研组,来张家界学院实地考察匾额博物馆、雕塑博物馆及美术馆的建设与运营工作。省社科联办公室副任何煌、软科学研究室政工师谢斯颖、干部杜小针参与调研。张家界市社科联党组书记、主席李本周,党组成员、副主席刘俐欣,以及张家界学院校领导全程陪同考察。
作为我校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匾额博物馆、雕塑博物馆与美术馆共同组成武陵风艺术馆。艺术馆总面积超五千平方米,馆藏文物、画作及各类艺术品超 3000 件,当前展出作品 1000 余件。

调研现场
调研行程中,调研组首先走进匾额博物馆。该博物馆设有民俗厅、军政名人厅、状元厅、湖湘文化厅四个展厅,由我校与民间收藏家合作创办。调研组成员细致观摩了馆内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匾额藏品,不时驻足聆听匾额背后的历史文化故事,并肯定了博物馆以匾额为载体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做法。
随后,调研组来到雕塑博物馆。馆内陈列的民风民俗主题雕塑作品,是我校挖掘地域文化、融合艺术创意的重要成果。作品将传统题材与现代创意相结合,从本土文化元素到多元艺术表达,展现出浓厚的文化底蕴与鲜活的艺术生命力。调研组成员近距离欣赏各类雕塑作品,详细了解雕塑的创作背景与材料选用,对我校通过雕塑艺术传承地域文化的实践予以关注。
考察途中,我校负责人向调研组系统介绍校园整体规划与建设理念。我校依托张家界独特的自然景观,以无事溪为生态脉络,背靠山体科学布局校园,实现建筑与绿植的和谐相融,成功营造出宁静优美且富有人文关怀的育人环境。这种“园中有校,校在景中”的生态人文布局,正是我校践行寓教于景、以人为本育人理念的生动体现。

调研组参观校园
最后一站为我校美术馆。馆内精心陈列舒湘汉、李军声、田鲁等校内外教授的优秀作品,其中舒湘汉教授创作的“武陵风骨”系列国画与历史画作品,因兼具艺术价值与时代内涵,深受调研组成员关注。调研组对馆内师生艺术作品的创作水平及我校校外交流展览的策划成效给予肯定,认为我校美术馆为展现地域风土人情、传递艺术创作者情感搭建了优质平台。
调研过程中,我校与省社科联调研组围绕博物馆及美术馆的藏品征集、展览策划、文化传播、社科普及等工作展开交流。据悉,武陵风艺术馆已成为我校新生了解校园文化的打卡地,不仅为我校师生提供了常态化艺术熏陶,更成为我校参与区域文化艺术交流、助力地方文化建设的重要窗口。
一审:黄显惠 二审:简繁 三审:袁启君